深中通道已经开通多个月,目前看到其对于疏导珠三角地区,特别是珠江口跨江跨海交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深中通道深中通道通车后,对于广澳高速中山段的交通压力提升明显吗?深中通道通车后,对广澳高速中山段的交通压力提升效应呈现阶段性特征。通车首月(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达 300 万车次,日均约 10 万车次,其中周末增幅约 30%,高峰时段车流量达 8000 辆 / 小时。初期因车流量激增,深中通道出口匝道出现短时拥堵,导致部分车辆绕行广澳高速中山段,短期内加剧了该路段的通行压力。例如,通车首个周末,深中通道至中山方向出现 10 公里拥堵,与虎门大桥通行耗时相近,间接推高了广澳高速的车流。
广澳高速广澳高速的南沙到珠海段改扩建升级中!然而,随着配套路网的完善,压力逐步缓解。广澳高速南沙至珠海段正实施 “六改十” 扩建工程,中山城区至珠海段已提前开放双向四车道,部分路段通行能力提升 60%。同时,南中高速与深中通道互通,分流了约 15% 的跨江车流,有效减轻了广澳高速的过境压力。数据显示,深中通道开通后,虎门大桥车流量同比下降 26%,南沙大桥下降 7%,而广澳高速通过改扩建,日均车流量虽增长约 12%,但因车道增加,拥堵指数反而下降 8%。长期来看,随着广澳高速全线 2027 年扩建完成,以及深江铁路等轨道交通的完善,中山段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结构性缓解,预计可支撑日均 25 万车次的通行需求,形成 “高速 + 轨道” 的立体分流体系。
广澳高速改扩建广澳高速的南沙到珠海段改扩建对中山交通有什么利好?广澳高速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工程对中山交通的利好效应显著,通过车道扩容、节点优化及配套升级,全面提升区域通行效率。从规划资料来看,广澳高速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工程的项目全长 50.4 公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条 “六改十” 高速公路,计划 2027 年全线通车。其中,中山段长约 41 公里,涵盖三角镇、民众街道、港口镇及翠亨新区等核心区域,重点改扩建 6 处互通立交及中山服务区,强化与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跨江通道的衔接。
广澳高速数据显示,改扩建后中山城区至珠海段双向八车道已提前开放,通行能力提升 60%,有效缓解深中通道通车后带来的车流压力。例如,2024 年 8 月中山往珠海方向四车道率先通车,短期内分流了约 15% 的跨江车流,配合南中高速互通,使广澳高速中山段日均车流量增长 12% 的情况下,拥堵指数反而下降 8%。此外,横沥连接线项目(双向六车道)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打通南沙与中山的快速联系,为深中通道车流提供新的疏解路径。
广澳高速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工程配套设施升级同样显著。中山服务区扩容至 232 亩,停车位增至 905 个,充电桩车位达 70 个,并引入光伏储能系统实现 “零碳” 运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交通示范节点。项目还通过海隆大桥、小榄水道桥等控制性工程,提升珠江口西岸中轴线通行能力,预计 2027 年全线通车后,广州、珠海、中山三地间通行时间将缩短 30% 以上,助力构建 “1 小时交通圈”。改扩建工程不仅缓解了中山南北向交通瓶颈,更通过与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的协同效应,推动中山从交通节点向湾区枢纽升级,为区域经济融合提供基础设施支撑。